出版
<>書籍簡介
- 本書特色
◎以問題為出發,從四十個真實故事中,學習幼兒的教養與溝通;讀來輕鬆有趣!
◎作者曾在大學教授親職教育與幼兒行為輔導,同時是母親的身分,讓本書兼具理論與實用,篇篇精采,可讀性極高!
◎對於即將為新手父母者,或是家有零至六歲幼兒的父母,是極佳的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手冊!
- 本書簡介
許多父母到了孩子青春期,家中大小衝突不斷時,才想要改變教養方式;事實上,父母與青少年的互動問題,早就潛藏在學齡前階段了!父母應該從幼兒階段就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互動模式,一旦健康的互動模式建立起來,不僅在學齡前階段不會被幼兒打敗,親子關係更禁得起後來青春期的考驗!
但許多人疑惑的是:如何建立?幼兒能溝通嗎?答案是肯定的!關鍵就在於:面對幼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父母是怎麼面對與回應的?
例一:帶孩子去公園玩,到了該回家的時間,孩子卻不想離開,許多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但是突然強迫孩子停下正在進行的活動,是好的溝通嗎?如何做才能既尊重孩子、父母也不會有被剝奪的感覺?
例二:孩子難免有調皮搗蛋的時候,你是直接懲戒還是先探究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有時孩子的心理被疏導與安撫之後,偏差行為也就消除了;但有時還是需要一點懲戒,你是如何處罰孩子的?你的處罰合理嗎?孩子明白處罰的意義嗎?關於處罰,父母一定要掌握的關鍵是什麼?
例三:四歲的孩子看上一件價格昂貴的玩具,媽媽拒絕購買;孩子竟問:「媽媽,你到底是比較愛錢?還是比較愛兒子啊?」孩子是在挑釁嗎?這樣麻辣的問題,媽媽該怎麼回答?
例四:五歲的姊姊想看甲影片,三歲的弟弟想看乙影片,兩人僵持不下,找媽媽排解;是大的要讓小的?還是小的該聽大的?兩種方式都會讓孩子心裡不服,怎麼做才能公平?且看作者如何引導兩個幼兒協商!
例五:你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偷偷溜走嗎?
偷偷溜走只會破壞親子間的信任,增加孩子的焦慮,面對孩子的強烈的哭泣,該怎麼做才能降低分離焦慮?培養親子間的信任?
以上例子取自於書中四十篇真實情境,作者不用權威壓制孩子,也不用不實的言語哄騙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感受,與孩子有心與心的交流!且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語,教導他們從小講求事理!以這樣的原則運用在尋常生活的問題與回應中,就能點點滴滴建立起親子間良好的互動與溝通,讓父母與孩子可以一直擁有親近、自在的親子關係!
- 作者簡介
作者:葉孟碩
學歷: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USA) 學前教育碩士
經歷: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原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明新科技大學幼保系兼任講師
新竹聖經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新竹縣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訓練班講師
苗栗縣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訓練班講師
並受邀至科技公司、學校、教會與廣播電台等做親職教育相關演講與訪談。
現任:葉老師親職教育工作室負責人
- 目錄
1. 書法的妙用!
2. 讓寶寶睡過夜有訣竅
3. 戒奶瓶(一)
4. 戒奶瓶(二)
5. 斷母奶
6. 孩子表達不清楚,怎麼辦?(一)
7. 孩子表達不清楚,怎麼辦?(二)
8. 小朋友來訪,如何賓主盡歡?
9. 以「合法」取代「非法」
10. 帶幼兒外出要事前沙盤推演
11. 讓孩子有心理預備
12. 不要偷偷溜走
13. 妥善處理手足爭寵
14. 對幼兒講話要清楚明白
15. 「自然結果」與「邏輯結果」管教法
16.「事先提醒」、「限定範圍提供選擇」、與「轉移注意力」
17. 想一下再決定
18. 建立孩子的生活順序
19. 教導幼兒尊重父母
20. 幼兒也能學習協商
21. 幫助幼兒跳脫自我中心
22. 引導幼兒思考
23. 別體罰不懂體罰意義的幼兒
24. 與孩子討論如何處罰
25. 處罰的關鍵
26. 重視身教但不過度解讀
27. 幼兒的安全是成人的責任
28. 尊重孩子的所有權
29. 別給幼兒貼上撒謊標籤
30. 讓孩子敢於發問
31. 陪伴孩子可以擴張父母的疆界
32. 了解孩子不上學的理由(一)
33. 了解孩子不上學的理由(二)
34. 放手的真義
35. 找出偏差行為的原因
36. 幼兒的語言不等同生命成熟度
37. 個性不同,引導不同
38. 先讓孩子抒發情緒,再引導
39. 善用幼兒的圖像記憶
40. 小心揠苗助長
- 附錄:親子情隨想兩篇+莞爾小故事
一.那你為什麼要生我們呢?」
有一天,三歲的女兒竟然問我: 「媽媽,你照顧我和弟弟這麼辛苦,那你為什麼要生我們呢?」…………
二. 愛孩子?還是愛自己?
有一天我在廚房裡忙,兒子(當時十歲)進來問我: 「媽媽,你比較愛我?還是比較愛你自己?」…………
三. .爸爸媽媽,開懷一笑吧!
「 媽媽,人老了不是都要死嗎? 那上這個課也是白上嘛!」五歲的兒子說。……………
諮詢
- 幼兒行為輔導諮詢
您是否被幼兒不受控的行為所困擾? 是否曾使用過親友與網路上的方法卻無效?或只收一時之效,但孩子的不當行為仍反覆出現?
或者您是尊重孩子的父母,不罰不罵,卻常常是節節退讓,內心有一種被孩子控制與被剝奪的感覺?
建議您可以找葉老師做專業諮詢,教養諮詢可以協助父母更了解孩子並看到自己的盲點。用對了方法,更能享受養育幼兒的美好!
- 幼兒教育諮詢
您是否為孩子的學習之路感到焦慮?現代的父母多已了解幼兒時期不是無知的階段,但這樣的認知,卻也讓許多父母陷入焦慮之中,對幼兒的教育感到徬徨困惑!
若您是焦慮的父母,建議您找葉老師做專業諮詢,協助您了解學齡前教育的重點,既不錯失孩子的學習,也不揠苗助長,可以放下焦慮的心!
- 親子關係危機諮詢(不限親子年齡)
美好的親子關係,是人生幸福感的重要來源。但卻也是許多父母與孩子心中的痛點。您們親子之間經常爆發衝突嗎?或是不衝突但是冷漠疏離?無論哪一種,總是讓人心中感到缺憾。
若您的親子關係正處在這樣的景況之中,建議您找葉老師做專業諮詢,趁關係的破口還小,儘快修補。但即便裂痕已大,只要親子中的任一方想改善而尋求協助,就一定有機會可以化解親子關係的僵局!
- 親師關係危機諮詢(不限孩子的就學階段)
現代的父母愈來愈願意參與孩子學校的事務了,這是很好的現象。但若拿捏不當,親師之間卻也因此比以往更容易出現衝突或誤解;這種情形下,受害最深的會是夾在中間無法自我保護的孩子了。故此親師關係有了危機,一定要儘速化解,方能讓孩子安心上學!
若您親師間的關係出現了危機,歡迎找葉老師做專業諮詢,以客觀的立場協助雙方化解誤會與衝突,共同守護我們所愛的孩子!
如何預約諮詢
您可以選擇電話預約或是線上預約:
1. 電話預約:
請於週二至週五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來電話預約。預約電話:(03)6676016,請您告知姓名、聯絡手機,及簡要說明所要諮詢的問題。
*諮詢時間:週二至週五下午2時與4時,兩個時段供選擇。
2. 線上預約:
請點選日期、時段與填寫簡單表格,我們收到後將以email回覆確認。
*諮詢時間:週二至週五下午2時與4時,兩個時段供選擇。
3. 特約諮詢:
若平日時間對您不便,您也可以選擇週末特約諮詢,
*諮詢時間為:週六下午2時。
特約諮詢可以線上預約,或於週二至週五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來電話預約,預約電話:(03)6676016。
諮詢費用
週二至週五平日諮詢費用:3000元/50分鐘。
週末特約諮詢費用:4000元/50分鐘。
(防疫期間我們一起遵守政府防疫規定,戴口罩、量體溫、保持室內1.5公尺社交距離。)